吕其明,我国老一辈作曲家,伴随祖国从硝烟战火中走过,用赤子之心谱写一篇又一篇史诗的文艺界前辈。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,他先后为200多部影视剧作曲,创作了《红旗颂》《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》《谁不说俺家乡好》等300余首不同体裁和形式的音乐作品,是中国乐坛的风云人物。
他是老一辈作曲家,创作《红旗颂》《谁不说咱家乡好》等经典,拥有“四个梦想”……
信息,从这里触达民歌圈
1930年,吕其明出生在安徽无为县,他的父亲吕惠生(皖北革命烈士)是受过大学教育的进步人士。吕其明8岁那年,国内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,父亲更是为了抗日救亡运动而四处奔走,他自己也第一次见到了“大名鼎鼎”的新四军。
当时,吕其明对这些背着枪、挂着子弹袋的军人非常感兴趣。而新四军的战士们,也很喜欢跟眼前这个小鬼头聊天。少年总是对新生事物充满了憧憬,当得知新四军中,也有像自己一般年纪,却能“拿刀拿枪”打鬼子的小战士时,吕其明的心中羡慕不已,也想成为其中的一员。
而他的这个参军梦,在1940年以一种预想不到的方式成真了。那一年,吕惠生因登上国民党追杀黑名单,带着全家参加了新四军,10岁的吕其明便到了新四军抗敌剧团工作。从此,他投入了革命的大熔炉之中,跟着部队行军、演出,也为自己一生的走向奠定了基础。
↓交响诗《红旗颂 》↓
1942年,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来到新四军驻地开展音乐指导工作,这令很多战士激动不已,其中就包括了吕其明。某天晚上,吕其明听到远方传来一阵优美的琴声,随即寻着声源向外跑。当他跑到了村头,只见在一棵大树底下,每天为大家讲课的贺绿汀正在拉琴,当即停下了脚步。
资料图:吕其明在部队中
“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妙的音乐。”时隔十多米远,吕其明就这样静静地听着,深深陶醉在美妙乐曲之中。一曲终了,贺绿汀发现了坐在不远处的吕其明,便走到跟前和他聊了起来。当得知吕其明只有12岁时,贺绿汀直言:“你现在正是学琴的时候,让你父亲想办法给你买一把小提琴吧。”
自此,吕其明心中便埋下了一颗音乐的种子,更“害”上了小提琴的相思病。但苦于当时的条件,这个梦显得有些奢望。直到1947年,吕其明被调入华东军区文工团音乐分队,分到了团中仅有的几把小提琴中的一把。这可让他心里乐开了花,将其时时刻刻呵护在身旁,并追随部队踏上南下解放全中国的征程。
↓电影《铁道游击队》插曲《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》↓
在追随部队南征北战的过程中,吕其明也接触到了许多新鲜事物,比如电影。当时的华东军区文工团中就有电影放映队,且每每竖起“屏幕”放电影时,幕布前后总是人山人海,有时甚至多达数万人。目睹部队战士和老百姓们挨在一起看电影、讨论剧情这一壮观场面的吕其明,心中总是澎湃万千。
有一个想法,在他的心中酝酿已久——要是哪天自己也能搞搞电影就好咯。而这个电影梦,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很快就实现了。1949年11月16日,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,吕其明所在的一团全部转业到了上海电影制片厂,自此与电影结接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不解之缘。
刚刚脱下军装时,吕其明的心中满是不舍。但很快他便将其转化为动力,积极投身到电影事业中,在《一定要把淮河修好》《水乡的春天》《铁道游击队》《红日》《家》《白求恩大夫》《霓虹灯下的哨兵》《庐山恋》《城南旧事》等一部部故事片、纪录片里,都留下了自己辛勤的汗水。
↓视频:电影《红日》插曲《谁不说俺家乡好》↓
作为著名作曲家,吕其明笔下作品无数,影响深远。而他的“音乐梦”,也是在前面三个梦想的相互影响下,最终实现的。1946年的某天晚上,当部队所有人听着刚缴获而来的唱片入眠时,唯有吕其明沉醉在优美的旋律中:“我要是啥时候也能写写音乐就好了。”
资料图:吕其明在创作《红旗颂》
上世纪50年代初,吕其明被单位保送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,实现了音乐路上的一大跨越。参军经历的生活体验,小提琴演奏的基础,为电影写音乐的动力,在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和升华。毕业后,吕其明任上影厂作曲、音乐创作室主任,将他的满腔热情化为了一曲曲动人的旋律。
大气磅礴的《红旗颂》、“土味”十足的《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》、深情优美的《谁不说俺家乡好》、抒情雅致的《飞向远方的故乡》……纵观吕其明的作品,无不饱含民族韵味和时代气息,足足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。他的音乐梦看似水到渠成,其实也是熬过了无数苦难,在生活中长期积淀才有的结果。
父亲的教导、老师的启蒙、部队的磨炼、学校的培养、党的引领,人民群众的滋养……吕其明常说自己是幸运的人,在人生的每个关键节点都有明确的方向,一生中的“四个梦想”还都圆满实现了。
如今,已经年近九旬的他,依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。“人生的晚霞依然是美丽的、精彩的、有意义的。作为文艺工作者,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扎根人民,扎根生活,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、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,奉献给祖国、奉献给党和人民。”吕其明说。
策划/撰稿/编辑:民歌君 交流与合作加微信:leminge001